关闭
2023建筑行业十大评选

超万名行业内专业人士实名投票

秉持客观原则的非商业化评选

北京胡同的保护与开发

说起胡同,相信在中国是无人不知的,它是元代建大都沿袭下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因为在过去,北京是由千百万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平排并列有序地组成的,为出入方便,每排院落间必要留出通道,这就是胡同。 

北京自古就有这么个说法:“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可见胡同的数量之多。胡同是依照棋盘形的蓝图建筑的,绝大多数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横竖笔直的走向,从而构成了十分方正的北京城。又由于四合院是坐北朝南的,所以东西向的胡同多些。而这种规划正是吸取历代帝都的建造经验,体现了我国历代建造城市的传统特色。

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胡同纵横交错,在它的深处是无数温暖的家,这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在这些胡同里还有好多名人故居,像米市胡同里有康有为故居、珠朝街有孙中山先生到过的中山会馆、小杨家胡同是老舍先生的出生地等。在这里,人们可以探寻到不少古代名人的足迹。

北京胡同的名称也很耐人寻味,既反映了历史发展,又展示了社会风情。如张自忠路、赵登禹路等胡同的名称都是人们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而命名的,从而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敬慕。这说明胡同的名称绝不仅仅只有实用的指代作用,还具有美学功能和人文倾向。

在我们的印象中,北京的胡同都是灰墙灰瓦,一个模样,其实不然,每条胡同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因为北京的胡同不仅是城市的脉络,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漫步其中,到处都是名胜古迹,细细品味又似北京的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胡同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体现,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孕育了具有浓浓中国味儿的“胡同文化”,对于这样一个具有特色的历史古迹,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让它在现代化的城市改造中保持它的古朴与深邃,并让它走出中国,走进世界人的心中,重新焕发夺目的光彩。

在中国,城市建设中的旧城改造习惯把历史街区和古建筑夷为平地,或按原样重建,因为保护文化更多地被商业化了,它往往成了政绩工程或是赚钱的途径。在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也将失去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急需做的就是把北京的胡同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因为历史遗存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值得我们欣慰的是,为保持北京的古都风貌,许多著名的胡同已被当作文物保留下来了,它为我们新兴的首都保存了一丝古老的色彩。但这相对于保护和开发北京胡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怎么去传承和发扬“胡同文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北京胡同在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苍桑后,面对的不应该是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消失,而是让它的魅力走向世界。现在,北京胡同文化发展已经开发出了一项旅游新项目——串胡同。外国朋友可以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游览不同特色的胡同,还可住在胡同里的百姓家作客,了解北京人的生活。外国朋友们在北京的胡同里留连忘返,连声称赞:“北京的胡同太美了,太迷人了!” 北京的胡同文化就这样传播到了全世界,北京的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

只依靠开发旅游项目对胡同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保护现有胡同的格局,而在文物保护方面较有权威的是国家的文物保护单位,他们的大力支持是很关键的。在全民保护古建的呼声越来越高的21世纪,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保护格局逐渐形成,北京城区划定了二十余条胡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像南锣鼓巷,这对保护古都风貌,维护传统特色的胡同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就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南锣鼓巷的微循环式的改造来谈谈中国古建的保护和开发模式。南北走向的南锣鼓巷,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奥运来临前,这条古老胡同经过城市建设者的改造,辅以对商铺、居民的文明观培养,胡同文化散发出古典与现代的韵味。

随着对南锣鼓巷的改造和提升,首都的文化圈开始回归这个社区。一张八仙桌,两把高脚椅,清一色的清晚期风格。附近居民王增的古玩店去年的重新精装修按照社区的统一规划,门头与邻居们一样是清一色的青砖绿瓦,而店内的古色古香让人们感觉时光倒流了一百年,这里会一直把北京的历史和文化的精粹传承下去的。

这里还整体规划了一条酒吧街,居民和商家在这里和平相处。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街面整治,南锣鼓巷始终没有出现过伤筋动骨的大拆大建,而是根据院落建筑的保护状况及残缺程度,精心制订出维修改造方案,这种改造方式被形象地称为“微循环”。它在保持古建原貌的基础上,能充分地发掘古建的价值,使它们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所以我们也应运用它去改造其它的胡同和古建筑,这样越来越多的胡同和四合院将会得到科学完善的保护。

评判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如何,靠的不是盖的纪念馆有多新,有多恢弘,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文景观,在那深深胡同里,如果缺少了住在里面的普通的北京人,这个历史文化宝库是没有多少内涵的。我们在重视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文物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住在这里的居民。因为这里分布着一些北京最老旧的住房,居住着一部分生活比较困难的市民,所以我们在对文化保护区内重要街道、重点四合院落进行修缮、整治的同时,也应考虑消除当地居民的房屋的安全隐患,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总的来说,对北京胡同的开发,已从刚开始的盲目破坏到如今的有意识保护,中国的历史文化古城保护观念正在加强。但是,要让北京胡同的保护深入政府和百姓的心中,这期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胡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需要我们每个国人的努力,当它成为中国民众的一种文化自觉时,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会回归理性。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中国古建筑和传承历史文化而努力,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本站申明:网友阅读本站内容,视为认同本站协议,协议详情请点击查看
标签:北京胡同的保护与开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